icon首页 icon在线咨询 icon会员中心
×
禾九木登录
留学资讯 留学资讯

还在为论文烦恼?来看看这四位留学生写论文的故事吧

发布时间:2020-09-01       文章来源:网络

留学生论文不仅是指学术论文写作,也是学术表达的一种体现,是众多课程的主要考核形式。对于资料信息的吸收和观点的输出能力是西方教育的一大基石。


  1. 网站首页
  2. 留学资讯
  3. 留学生论文

留学生论文.jpg


其中除了卓越的文字表达能力,最难的是在论文中体现出清晰的分析逻辑和批判性思维。美国顶尖大学会要求学生在刚入学的第一学期就选修一些和英文写作相关的课程,规范学生的学术写作,熟悉西方的议论文写作,同时训练学生的文本思考能力。

对于刚踏入美国大学的国际留学生来说,写论文就像是一种水土不服,不适与辛酸不可避免,挣扎与涅槃也相互交织。本期特邀均融教育2017届的优秀学员汪澄为大家带来她和她的伙伴们留美第一年的论文故事!

大学生与论文的关系,仿佛薯条和番茄酱,竹笋和腌笃鲜,姜丝和暖黄酒……总之,我想表达的是:紧密相连,不可分割!我的同学们有的在世界各地参加峰会,同时完成课内阅读、论文,忙的不亦乐乎;有的理科男在大学挑战四门文科的通识教育,对于世界有了新的深度思考;有的人继续哲学人生,从发丝到脚尖透露着“我很辩证”的气质;有的程序猿在天天爬虫中竟怀念起当年高中天天论文presentation的日子。

这一期,我邀请了四个小伙伴,与大家分享他们的论文故事,无论写的时候多么艰难,交完后,咱都会心一笑。对于写论文的痛,咱们都是好了伤疤忘了疼;推文标题的六个点,抽象地代表了咱们的辛酸泪;崩溃完,爬起来继续写;在飞机上、咖啡厅、图书馆、沙发、床上,抱着个电脑各种码字。

Z,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从高一开始写论文(谢谢IB爸爸),从写一篇论文要存一百个书签看一百个网页,慢慢到为了有觉睡、有组织、有计划地快(tuo)速(yan)完成。我曾经创下一个人待在自习室一整晚把一篇4000字英文Extended

Essay(拓展论文)完全重写一遍的壮举。事实上到了大学之后在普通课堂中没有什么好好做research写论文的机会,好久不写论文了,竟还觉得甚是想念,闲下来了脑子里就会有“啊啊好想写essay啊”的想法,这种喜欢自虐的感觉真是奇妙…

A,Emory University

论文不可怕,最可怕的是没有“论”的论文。这学期的一门seminar(讨论)课上,教授布置了并不强调任何论证,而是着重个人反思的paper。第一人称、主观评论、联系生活经历,这些论文要求都是我第一次见到。这门课的主题是Social Justice(社会正义),讽刺的是,这样的作业要求反而创造了很大的不公平性。一路经历中国的公立教育、国际学校,再到美国大学留学的我,缺乏这方面的语境,也缺乏写作的质料,只能就着抽象的理论或是道听途说的他人经历来了解课程内容。不仅是我,在这门课上大多“privileged” 的同学同样也因为缺乏生活经历而苦苦挣扎… 要是说收获也是有的,但是当理性讨论著称的seminar变成戒酒会那样每个人分享困苦来获得共鸣的地方,我总觉得哪里不太对了。

注:Privileged:受特权/优待,或是因为家庭条件优渥而缺少对于社会不公方面的个人体验、经历。

K,Minerva school at KGI

公元二零一七年,十二月十二日下午五点,当某国某类人民在某宝上继续剁某手时,项目会议加作业会议让我错过了午睡。身处异国,就算心中的那句mmp说出来,也没有人懂我的忧桑。出来混,总还是要还的。午觉可以迟到,但不能缺席!于是我躺在床上,身如止水。而内心翻江倒海,想着五十四小时后就要上交四篇论文,眼下还有还有三篇没写,包括机器学习论文这座泰山。首尔已经下起了雪,白白的雪住着了蓝蓝的天。室友已经不看动漫而在码字;这谁已经不去参加高档峰会,而在码字;那谁已经不去撩妹,而在码字。我码或者不码字,三篇论文就在这里,不增不减,不理不弃。而我们那还剩三天不到的缘分,必将画上句号。躺尸20分钟,无法入睡。

要有光!灵光一闪。起身,发现相同的论文,室友已经写完一半。No me importa. 不需要DJ,我的手指在键盘起舞,就像当年玩QQ音速一样。就算忽然卡住,也要乱打一通,然后删掉,给室友巨大的压力。一个半小时,近1500字,从零到一,初稿完结,还是需要一些essay写作辅导技巧的。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五十四小时后,在deadline前两分钟,我交上了最后一篇论文。旁边的同学Fabian嚷嚷着一天没吃东西了。

那一月,我打字打卡打草稿,不会A+,只为还能再在这学校,看见你的身影。

J,Boston college

我坐在书桌前,周围的地方铺的全是阅读材料,电脑里单曲循环着贝多芬的三重协奏曲。我下意识地哼着听烂了的调子,在电脑上不时打上两个字,又不时删掉两个字。三小时过去了,仅仅写了一页不到的内容。对一个从来没学过音乐的人,这篇有关音乐的艺术essay是我大一最深刻的回忆了。

论文的目的是要比较这首三重协奏曲的现场表演和音频材料,并讨论它们对于个人感官情绪的冲击,从而得出有关音乐该如何存在的结论。虽然不需要专业的音乐分析,但这篇essay仍然逼着我去探索了音乐这块我完全不熟悉的领域。

像小时候对着一首流行歌曲不停地单曲回放一样,我对贝多芬的这首古典乐听了又听,以至于几乎可以哼出30多分钟的四个movement (乐章)。这种感觉太奇妙了!曾经觉得交响乐无聊,听得时候想睡觉的我,因为这篇essay的经历,现在每次听到这首曲子都会投入其中。也许不管什么类型的音乐,人听到熟悉的旋律,总会不由自主地被其吸引、投入其中吧。

在essay将要写完的最后时刻,手指在键盘上的敲击频率已远远超越刚开始的几倍速。伴随着熟悉的交响乐,我之前脑袋中闪过的想法或语句都在同一时刻回到我身边,迫不及待地指挥我的手指把它们输入word文档当中。那是一种focused intensity—极度地投入某件事情中,而忘却周围的事情,并且从中感到快乐与刺激。

我最后写完的时候,电脑播放页面上的Yo-Yo Ma正好用力拉出第一movement最后很长的一个音符。他的手滑向空中,眼睛紧闭,整体后仰,幅度很小但很用力地甩了一下头。在那一刻,我好像明白他为什么那么投入、那么愉悦了。

哈哈。essay写完了。

革命尚未成功,留学生们仍需努力。